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前,為防止病毒擴散傳染,各地一再延長復工時間或者通過在家辦公、遠程辦公的模式開展工作。據多家媒體報道,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地暫緩律師會見,另外,全國各地的看守所出于應對疫情的需要,紛紛實行了一級防控,隔斷外界與看守所的正常業務接觸,暫停了提審、文書送達和宣讀等有可能引起疫情傳播的業務。
然而在有些地區通過科技力量的支撐實現看守所部分業務正常開展,其中基于視頻技術的律師會見系統以及遠程提訊、互聯網庭審系統實現,司法領域部分業務正常開展,保證人民群眾正當權益。同時實現疫情防控工作兩不誤。
以律師會見系統為例,系統采用人臉識別、遠程視音頻和電子認證技術,打破傳統會見模式,律師可以用電腦、手機通過律師會見預約管理系統進行預約。然后,律師、在押人員利用視頻會見一體機、就視頻對講調度系統“面對面”溝通,在物理層面上隔斷會見雙方,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保障疫情期間看守所業務的正常進行。
其中高新興推出的明視律師會見系統已經實現在各地良好運行,該系統顯著特色是實現從注冊、預約、審核、登記、提押、會見、還押到備案八大標準流程,形成執法閉環,實現律師會見全程工作數據、視頻材料真實無誤并儲存留底,一旦發生安全或違規問題,證據齊備、倒查有據。既保障了律師會見工作的規范性,提高了律師會見工作效率,同時也減輕了民警的工作負擔。
在傳統的司法提訊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往返于派出所和看守所之間,并且存在提訊過程智能化程度不高,各個環節耗費時間較多,并且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自動提取并歸檔提訊過程形成的辦案材料。行業內相關企業運用人臉識別、視頻語音對講和視頻拼接等技術,建立一套軟硬件結合的遠程提訊系統,打破地域限制,通過對遠程提訊的業務辦理和提訊監督的統一管理,實現遠程提訊流程標準化、管理規范化、全程可視化,最終達到辦案過程全閉環、辦案信息自動歸檔。
該系統實現提訊流程規范,采取物理隔絕,在押人員無需出監區,即可實現遠程視頻提訊,有效杜絕在押人員與外界接觸傳播疫情的風險,充分保證了司法工作人員、在押人員及民警的安全,實現了疾病疫情的安全可控。
此外,遠程提訊系統內部自帶有同步錄音錄像,并上傳到服務器,鏡頭下辦案,陽光下司法。大力加強智能化建設,助推警務工作轉型發展。目前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已實現系統部署,在當前大疫的嚴峻形勢下,遠程提訊系統保證了看守所部分業務的正常開展,取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
在滄州中院,借助科達互聯網庭審系統,2月3日一天實現網上開庭51件,既有效防控疫情傳播,同時保證了審判執行主責主業“不掉線”。
在此次疫情期間,基于視頻技術的智慧司法系統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從更深遠的意義上看,智慧司法系統不應只是特殊時期下的輔助手段。通過突破地域限制、縮短案件流轉周期,重塑了司法流程,大大提升了審判效能,將成為法院工作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