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ywmz7"></dd>
  • <th id="ywmz7"><track id="ywmz7"><video id="ywmz7"></video></track></th>
  • <tbody id="ywmz7"><center id="ywmz7"><video id="ywmz7"></video></center></tbody>
      <rp id="ywmz7"></rp><dd id="ywmz7"></dd>

      專業的信息化與通信融合產品選型平臺及垂直門戶
      注冊 登陸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企業新聞 招標信息 行業應用 廠商專區 活動 商城 中標信息

      資訊
      中心

      新聞中心 人物觀點
      廠商專區 市場分析
      行業
      應用
      政府機構 能源產業 金融機構
      教育科研 醫療衛生 交通運輸
      應用
      分類
      統一協作 呼叫客服 IP語音 視頻會議 智能管理 數據庫
      數字監控 信息安全 IP儲存 移動應用 云計算 物聯網

      TOP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宏科:抓住機遇,下大力氣研發新型網絡技術
      2023-02-03 12:22:4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關鍵詞:新型網絡技術
       
      “國內外針對信息網絡體系與技術創新已經開展了許多研究,但尚未形成較為完善、實用的新型網絡體系。 我們要把握住這一時機,在建設新型網絡體系的過程中,實現相關技術的自主可控!

          “國內外針對信息網絡體系與技術創新已經開展了許多研究,但尚未形成較為完善、實用的新型網絡體系。

             我們要把握住這一時機,在建設新型網絡體系的過程中,實現相關技術的自主可控!

      張宏科 北京交通大學供圖

             當今世界,信息網絡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近30年來,我國信息網絡技術雖已取得長足進步,但面對當前信息領域的新需求和新挑戰,急需理論與技術創新,引領網絡技術發展。

             那么,如何加強信息網絡領域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

             就此問題,科技日報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移動專用網絡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宏科。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成員致力于構筑維護國家網絡安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網絡體系,破解該領域的核心技術難題。

          “我們要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全球新型網絡發展提供中國方案!睆埡昕票硎。

            我國需構建新型網絡體系

             記者:目前,我國的網絡規模、網民數量都居于世界第一位?梢哉f,我國在信息網絡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您認為,我國在該領域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呢?

             張宏科: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近年來我國信息網絡技術發展已經取得巨大的成功,不過也面臨著特殊行業應用帶來的新挑戰。

             具體來說,我國在信息網絡領域主要存在兩個問題。

             首先,隨著通信網絡的發展,多形態網絡相互連接已成為行業趨勢,但現階段由于網絡深度融合受限、跨網資源調度困難,造成網絡利用率和傳輸效率較低。

             舉例來說,在手機聯網前,我們要選擇網絡運營商,但選擇是具有排他性的,選運營商A就選不了運營商B。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網絡資源的浪費,相關服務質量也受到限制。而造成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現有網絡未被深度融合起來,無法實現跨網資源的調度。

             其次,我國正進入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用戶對智能化網絡需求迫切,但現在網絡智能化水平仍有待提升。

             比如,一些工業制造領域的企業希望網絡能夠實現低時延甚至超低時延,以滿足生產需要。而經常觀看超高清視頻(4K/8K)的用戶,他們則需要網絡能具有高帶寬。另外,金融領域的一些企業,需要網絡具備較高的安全性。怎么能夠使網絡同時滿足如此多的需求呢?這就需要讓網絡變得更智能化,也就是更靈活多變,以符合不同用戶對于網絡的期待。

             記者:您一直在研究的新型網絡體系,能否解決上述問題?該體系對于我國未來信息網絡發展有何深遠意義?

             張宏科:網絡體系是整個網絡的核心與基礎,就好比一棟房子的鋼架結構,其作用非常重要。在原來的網絡體系中,用戶只能被動地適應網絡,即有什么樣的網絡就用什么樣的網絡,而這難以滿足當前用戶愈發多樣的網絡使用需求。

             我和團隊成員多年來致力于研發的新型網絡體系,正是為了解決上面提到的問題。這種新型網絡相當于給原有網絡增加了一個“大腦”,其可以智能、統一地調度各種網絡資源,即讓網絡按需適應用戶,用戶有什么需求,網絡就主動去滿足什么需求,實現網絡資源的按需分配。

             信息網絡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已經成為大國博弈的核心,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因素。國內外針對信息網絡體系與技術創新已經開展了許多研究,但尚未形成較為完善、實用的新型網絡體系。

             我們要把握住這一時機,在建設新型網絡體系的過程中,實現相關技術的自主可控。

             建設算力網絡要分三步走

             記者:在新型網絡體系的研發中,您為什么格外強調算力網絡的建設?

             張宏科:通俗地講,狹義上的算力泛指計算能力,即數據處理能力。算力大小代表數據處理能力的強弱。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是驅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引擎。

             但目前算力資源還無法像傳統水、電、氣等資源那樣,實現統一調度和管理、可被隨時隨地按需取用,算力與網絡之間還沒有實現智慧協同。算力網絡的出現,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

             算力網絡是新型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球尚未對算力網絡建設方向達成共識、未形成完善的建設標準體系。我國要抓住這一重要機遇,下大力氣研發相關技術。

             記者:那么,針對我國目前的現狀,該怎樣進行算力網絡建設呢?

             張宏科:我國建設算力網絡大概有兩種思路。

             一是“網中有算”,即以網絡為中心進行算網融合,包括網絡感知、編排和算力調度。好比在城市建設中,先規劃、建設好路網,再布局住宅和商業區。

             二是“算中有網”,即以云計算為中心進行算網融合,在云計算中心把異構、分布的算力連接協同成統一的算力資源池,再對算力資源進行運營。還是以城市規劃為例,這就好比先規劃、建設好住宅和商業區,再用路網把這些區域給連接起來。

             想建設算力網絡,就要創建算力網絡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建立算力網絡實驗與孵化平臺,最終使其服務于國家戰略和重點行業領域,具體實施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理論技術完善階段。目前,我國算力網絡基礎理論、核心技術等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初步進展。在此階段,各參與方需要深入研究并完善基本理論、技術細節,在體系、理論架構方面達成基本共識。

             第二階段,是制造鏈、產業鏈培育階段。在此階段,我們要建立國家級新型網絡技術實驗驗證與孵化平臺,研制相關核心技術設備,并進行初步的技術驗證。

             第三階段,是生態鏈、效益鏈培育階段。在此階段,我們要建立全新的算力示范網絡,并進行規;痉稇,服務國家戰略與重點行業領域,帶動自主網絡技術研究,形成兼容可替代、自主可控、性能先進的算力網絡系統。

             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記者: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取得了累累碩果。在您看來,科研工作者該如何更好地參與到網絡強國戰略的實施中去?

             張宏科: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是我們做好科研工作的根本遵循。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要加速推進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而努力奮斗。

             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網絡強國戰略的實施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完成這一任務,在我看來,首先就要從宏觀層面出發,研制出自主可控、可兼容替代、性能先進的網絡體系,為未來互聯網發展搭好基本框架,這也就是發展新型網絡體系的題中之義。

             記者:在您看來,實施網絡強國戰略的關鍵點是什么?

             張宏科:首先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發展核心技術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中之重,我們要牢牢抓住技術研發這一關鍵點,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盡快突破制約我國網絡和信息化事業發展的瓶頸。

             其次是要增強對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也就沒有經濟社會的穩定運行。我們要增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懾能力,同時不斷完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增強人民群眾的網絡安全意識。

              記者:目前,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您和您的團隊取得了哪些成績?

              張宏科:我所在的北京交通大學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團隊,已經將新型網絡發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標識網絡、第二代智慧標識網絡、第三代融算標識網絡)。

             目前,我們團隊在新型網絡原理、機制以及體系架構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研制了相關核心設備和系統,并在特定行業進行了示范應用,有效滿足了行業用戶需求,初步實現了網絡自主可控、替代兼容等目標。

            

      責任編輯:admin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互聯網平臺或企業單位自行提供,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不負責,Voipchina網對此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打印繁體】【投稿】【收藏】 【推薦】【舉報】【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范濟安:“5G﹢工業互聯網”推動..

      熱門文章

      圖片主題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

      廣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網絡通信中國(原VoIP中國) 版權所有
        全國服務電話:010-69397252
        京ICP備05067673號-1 京公網安1101111101259
      一级a片在线观看片

    1. <dd id="ywmz7"></dd>
    2. <th id="ywmz7"><track id="ywmz7"><video id="ywmz7"></video></track></th>
    3. <tbody id="ywmz7"><center id="ywmz7"><video id="ywmz7"></video></center></tbody>
        <rp id="ywmz7"></rp><dd id="ywmz7"></dd>

        《合作通告》

        本站因快速發展需要,有共贏合作、戰略創投意向的個人或機構,請聯系咨詢:
        (電話)010-69397252、13911442656(v)
        (郵箱)503927495@qq.com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