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消息,特斯聯對外公布了智能物聯網技術(AIoT)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隨著5G移動通信系統的廣泛商用,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應用選擇了支持海量機器通信場景的NB-IoT(窄帶物聯網)技術。但是由于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基礎設施的封閉性,以及缺乏有效的現場測量工具,NB-IoT網絡的許多重要指標一直以來都沒有被深入地研究,例如:無線接入性能和能耗等。
對此,特斯聯首席科學家楊旸與團隊針對智慧城市中大量部署的室內外定位傳感器、門禁傳感器、水務傳感器和煙霧傳感器等,研發了精密融合功率測量和協議跟蹤能力的硬件設備,對部署在四個應用場景、1200多個位置的傳感器節點進行了為期三個月時間的大量現場測量,收集了49GB的各種傳感器節點的能耗狀態和過程數據。
通過全面深入的數據歸類和分析研究,團隊發現實際物聯網應用場景中的傳感器節點能耗差異可以達到驚人的75倍,這會嚴重影響電池壽命,導致頻繁的網絡分區等問題。團隊認為造成這些節點能耗性能巨大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無線網絡的覆蓋質量參差不齊、功率消耗的長尾特征、以及過度重復的控制消息;谶@項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完成的扎實研究工作,團隊進一步給出了提升智能物聯網技術規范和芯片設計方向的優化建議。
據悉,這項科研成果名為“A First Look at Energy Consumption of NB-IoT in the Wild: Tools and Large-Scale Measurement”(自然環境窄帶物聯網能耗初探:工具及大規模測量),已發表在《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