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中旬,一份關于廣東省推進校園安全管理中心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行業內流傳,引起市場的廣泛討論,特別是對于經常關注校園安防建設的從業人員來說,更是猶如抓住行業發展新火焰一樣,照亮行業前行的道路。
據了解,該通知分別從架構、職能、目標期限、工作要求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其中在職能方面,通知內容顯示,校園安全管理中心有六大職能,分別是規范管理、監督檢查、突發事件處置、教育培訓、信息發布和指導與服務。
在校園安全管理中心建設期限方面,通知內容顯示,2023年要完成地級以上市校園安全管理中心建設,并將本小區10%以上的學校納入校園安全管理中心管理;2024年完成轄區50%以上學校校園安全管理中心管理;2025年完成100%學校納入校園安全管理中心管理。
對此,有市場人士表示,校園安全管理中心的建設將有利于加快統籌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切實筑牢校園安全防線;蛟S2023年到2025年是校園安防建設集中爆發的黃金時期,是安防企業在校園這一領域角逐、提升產品覆蓋率關鍵時間節點,值得期待!
至于為何要推進校園安全管理中心的建設,或許我們可以從校園安全管理和市場現狀了解一二,如下介紹!
01、管理現狀:法規制度漸完善
從定義上看,校園安全管理不僅保障師生們的人身安全,還保障學校公共設施、師生財產安全等等。
然而,從近幾年校園安全事故來看,不少學校在校園安全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師生安全防范意識缺乏、健全的校園安全管理制度缺乏、相應的安保人員缺乏和學校重視度不夠等等。
為此,針對校園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種種缺陷,國家與地方政府最近幾年相繼發布了多項加強校園安全管理的政策。如2022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要求》,詳細介紹可參考《2022新國標開始實施,校園安防百億市場釋放正當時!》
又比如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的《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和教育部發布《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等等,均要求加強校園及周邊地區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學校的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保障師生們的人身安全,并推進校園及周邊地區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全面覆蓋等。
總的來說,從政策的角度來看,目前已頒布的法律法規基本涵蓋了校園管理和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關鍵在于如何更好的運用這些法規制度賦能校園安全管理。所以,本次發起關于校園安全管理中心的建設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以達到更好地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02、市場現狀:空間廣闊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022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85萬所,在校生2.93億人,專任教師1880.36萬人。其中,全國幼兒園28.92萬所,普通小學14.91萬所,初中5.25萬所,高中1.5萬所,全國高等學校3013所。
面對這樣的市場,有機構預測,如果按照一個安防項目單價20萬、40萬、50萬、500萬的標準對應幼兒園、中小學、高中、高等院校來粗略計算的話,我國校園安防產品需求規;蛟S超2400億元。
而且,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識別、云管理等高新技術的影響下,校園安防建設正加速深入各個領域,智能化、數字化、高清化趨勢明顯,一些傳統老舊的校園安防設備存在升級改造的需求,空間一片廣闊。
在覆蓋率方面,據廣東省教育廳安保司發布通知稱,全省校園安防監控覆蓋率僅為60%,安防設備市場缺口高達10萬套。作為全國領頭羊的經濟大省尚且如此,其他省市的覆蓋率或更加不盡人意。
換言之,雖然國內校園安防建設如火如荼,但依舊掩蓋不住各城市的市場差距,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或者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根本沒有條件按照國家教育部的硬性條件安裝安防系統。所以,這里所形成的巨大缺口或對相關企業來說是規?捎^的商業機遇,拭目以待。
總體而言,在校園安全管理領域,伴隨著智能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校園安全管理將變得越來越智能化,對相關安防設備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巨大商機凸顯。
03、結語
整體來看,當前校園安全管理中心的建設不僅僅是政府職責,更需要社會多方面的支持。因為只有形成專業聯動的校園安保機制,學校才能擁有和諧穩定的教育環境,為下一代健康成長提供現實基礎。